【中國制冷網】空調作為一個用戶需求不明朗的產業,技術迭代一直相對緩慢。但是海爾的“人單合一”商業管理模式讓其對用戶需求一直有著深刻的洞察。這也讓其在一個個產品細分領域的競爭中,往往是節奏的帶動者——根據用戶需求開發出新產品,獲得市場一致認可,其他競爭對手蜂擁而上,而海爾卻因為對技術的嗅覺總是領先一步,在其中始終占據主動地位。海爾拿下自清潔空調的半壁江山,就是這種帶動全行業節奏的典型案例。
亂象:家電產業的浮夸風
去年曾去日本家電企業考察,雖說日本幾家白電都已經在國內市場被打得潰不成軍,但在日本本土,這些企業都在紛紛轉型智能制造,在人類新的生活家居方式層面有著大量探索。在日本走完,再看看國產家電的浮夸風,瞬間察覺出了差距。
企業自身技術儲備不足,導致某些家電企業一直有營銷驅動產品的浮夸風,為了營銷導致產品走形,嚴重夸大產品功能,甚至跟用戶需求呈反方向。z*典型的就是所謂的“除甲醛”技術——這只是加入了除甲醛模塊,技術并不成熟。
當看到真正契合用戶需求的產品、技術出現時,又往往喜歡一擁而上進行抄襲,從不想著去引領用戶需求,有計劃地進行產品迭代。
2015年8月海爾自清潔空調誕生。自清潔技術是指空調內機蒸發器在特定程序的指令下,通過自動清潔內機蒸發器,可以及時除塵杜絕空調內部的細菌滋生,保障空調送風安全。當時海爾的自清潔空調已經規劃很長時間,結果海爾上線新技術后,其他廠商又發現市場風向變化,撲上去復刻技術。
但這種復刻并非是有計劃、有思路的復刻,而是無意識的市場反制,和海爾內部長期以來對自清潔空調技術的布局形成了鮮明對比。
成熟家電企業真正的技術邏輯是,研發新技術——把新技術鋪開投入產品線之中,技術是主導性的,而一個個產品其實是落地的產物,一個新技術往往會帶來一批新產品。但是不成熟的家電企業往往是對新技術、新產品,缺乏長期產品規劃,只是進行短線市場炒作,z*后導致所有技術、產品都是零碎的單點突破,而非全產品線的長線規劃與突破。
破局:市場占比40%的驅動力
今年1月,海爾自清潔空調第1000萬臺下廠,進入第2個1000萬臺的生命周期。從2015年8月海爾自清潔空調誕生以來,自清潔空調單品類行業規模已經達到近2500萬臺。海爾市場占比40%,接近半壁江山位居行業第一。
要去看海爾的做事風格、方法論,就會發現,海爾之所以能在自清潔空調領域拿下半壁江山,其中的驅動力在于:
1、家電產業本身就是一個產品更新周期比較長的行業,一款產品往往全生命周期在3年左右。而海爾在“人單合一”的商業管理模式下,1年2次迭代,同比行業提速6倍,企業的研發、生產都是由用戶需求驅動,始終以用戶使用體驗出發,以實打實的科技力量打造海爾品牌,切實滿足用戶需求解決用戶問題。也就是說,產品本質是用戶導向的,而非市場營銷導向。這也使得產品研發可以一直按照自己的節奏來走。
2、研發、生產、銷售、推廣能夠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產業鏈條,這個鏈條中環環相扣、相輔相成,z*終形成良性的生態循環,保證自身技術始終能夠有節奏的不斷革新,不斷抓住市場機遇。這樣一個產業鏈條使得海爾在長跑比賽中,可以按照自己的呼吸節奏去調整全身z*佳狀態。但其他廠商看著海爾加速時,自己也得加速,這樣只會導致呼吸紊亂——沒有自己的節奏,這也是長跑大忌。
3、制造業產業一直流傳著一句名言。三流企業賣勞力,二流企業賣產品,一流企業賣技術,超一流企業賣標準。標準,其實就是長跑比賽中的提速器。有經驗的長跑選手,往往會通過在合適的時機進行提速,逼迫其他選手不得不事先消耗體力,打亂對手的節奏。制造業領域的標準其實也起到了類似的功能。領先企業主導行業標準,可以打亂其他追隨者的產品研發、上市節奏。海爾空調主導制定近9成國家標準,海爾在空調的競賽之中,一直牢牢掌握著市場迭代的節奏,其他競爭對手都需要按照海爾的步伐來走。
革新:自清潔空調的海爾啟示
要知道,2015年海爾推出自清潔空調時,整個空調產業正處在下滑期。根據那年中怡康的數據報告顯示,2015年空調行業整體零售量和零售額分別達到4143萬臺、1371億元,分別同比下降1.7%和5.0%
2016年空調行業依舊持續低位運行,而海爾自清潔空調卻實現了逆勢增長21%,并拉動了海爾中高端的空調份額同比提升8個點。
這是靠產品和技術驅動市場的典型案例,海爾自清潔空調帶來的啟示也很明顯。核心來看,就是用戶、技術、長線布局。
1、企業要從用戶需求出發,當行業競品致力于浮夸的營銷時,海爾空調則注重產品本身,用實干的方式贏得用戶認可。
2、技術始終是家電產業革新的核心驅動力,技術和產品需要長線規劃。海爾自清潔空調恰恰正是長線規劃的產物——當時整個產業都缺乏亮點,所謂的節能、降頻技術已經普及,也很難吸引用戶更新產品。但是自清潔空調在那年讓海爾有了新的增長動力,也帶來了整個空調市場后續的迭代空間。
3、自清潔空調是海爾智慧家庭推出的健康空氣解決方案之一,這也是海爾全場景智慧空氣體驗大體系中的一個解決方案。外界看到的只是自清潔這一個技術點,但是如果放到面上去看會發現,這其實屬于網器聯動主動為人服務大戰略大方向下的產物。海爾多年來一直在做物聯網戰略就是需要這樣一個個點,組成網器聯動的面,z*終實現整體的商業創新。
所以,其他企業復刻、學習,其實也只是能學到海爾技術的皮毛,真正的核心和骨髓——網器聯動,如果沒有配套措施,是學不來的,這也是海爾模式的精髓所在。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