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每一輪的產業危機背后,往往都隱藏著巨大的商業機會和產業拐點。對于眼下的中國空調產業來說,正是如此。而最大的變局機會點,正是格力、美的、海爾、奧克斯等一線陣營巨頭之間的較量白熱化,通過博弈和較量后,老巨頭倒下、新巨頭起來,創造新的商機和空間。
今年以來,一邊是外部的經濟環境、市場競爭,以及消費需求,持續低迷,導致大量的中小空調廠家,陷入泥潭,大量企業已經遭遇冰凍;另一邊,是企業間的競爭已經是赤膊上陣,不是你強我弱,而是你死我活,格力與奧克斯之爭,美的多駕馬車圍攻,以及海爾的換道超車,局面持續緊張,勝負只是時間的問題;
此外,還有一個讓眾多廠家牽掛,卻又讓一些企業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持續高溫悶熱天氣,至今還沒有現身。如果全國大部分地區持續這樣不冷不熱的天氣,那么擁有海量庫存的空調一哥格力,其渠道經銷商、專營店老板們,顯然會面臨一輪“生或者死”的洗牌局面。同樣,還有大量的中小工廠以及投機商、竄貨商們,同樣會遭遇“一場浩劫”,出局只是時間問題。
所以,這顯然一些采取“輕庫存”模式運營的空調工廠,樂于看到的局面:即便天氣不熱,只要熬過今年,當對手們都活不下去的時候,正是“小步快跑”進場收拾殘局的好時光。
可以說,從今年以來,整個空調產業,特別是一線市場的走勢,就陷入了一輪“沒有更差,只有最差”的泥潭中。只有少數的空調廠家通過“提前降價促銷”、“結構性產品虧損”等手段,搶到了對手的市場份額和用戶剛需,并沒有真正激活存量市場的需求。大部分還是按照傳統套路經營的企業,普遍在“沼澤地”越陷越深,直到618大促引爆期間,都已經無法走出來了。
可以說,這一輪空調市場的經營危局,或許還將會持續到明年上半年,最遲甚至還蔓延到明年的下半年,整個空調行業一定會出現大幅度的動蕩和折騰,低于成本價的價格血拼將會階段性出現,大量企業和商家在高溫天氣沒有出現的局面下,只能采取“自殺式降價”換取流動空間和活下去的可能。
由此帶來的空調產業變局機會,已經開始醞釀。單從今年以來的市場品牌競爭格局來看,美的、格力,以及海爾、奧克斯四者之間的較量,已經是進入深水區;海信科龍、志高,以及TCL、小米米家,還有長虹等二三線品牌,將會出現一輪大的再分化;揚子、創維、康佳、新科等眾多企業們,接下來怎么辦?完全是迷局,唯一目標就是好好活下去,不管是代工貼牌,還是持續多品牌。
目前來看,空調業當前最大的變量,正是一哥格力。最近這段時間,格力與奧克斯的事件所釋放出來的信號,已經非常明顯:在持續的高增長壓力之下,面對下跌的市場和低迷的需求,只能尋求通過“沖擊”對手甚至“滅掉”同行才能滿足自身的增長需求。但是,當前行業的對手已經變得強大,絕對不是格力“先舉報輿論戰、后降價促銷戰”等常規競爭手段,就能打掉的。
更為重要的是,長期與格力貼身肉搏的美的空調,今年以來的頻頻市場動作,已經讓格力陷入了“措手不及”的尷尬之中,這種趨勢已經愈演愈烈。而海爾空調的換道超車,從家電向智慧家庭的新賽道,又是格力可望而不可及的未來轉型方向。種種局面之下,如何從泥潭中抽身?又如何保持穩定的增長?
巨頭們前堵后追的局面之下,又半路殺出一個個程咬金,中國空調產業一線格局生變很快發生。顯然,在這場巨頭之爭、寡頭拼殺之中,不管是美的、格力,還是海爾、奧克斯,比拼的早已不是單一價格促銷、市場營銷、渠道拼殺,而是誰能通過最好的口碑,更多的品牌、更多元的渠道,搶到用戶的芳心。最終所有商業競爭的目的,不是搞掉隊手,而是搞定用戶!
一旦空調產業一線陣營格局在完成了洗牌之后,整個市場將會在3、5年內進入新一輪的調整和修復期中,從而給二三線企業留足一定的生存空間,留下一定的利潤空間,從而再次迎來新一輪的復興與再生!所以,活下去,熬過今年,一些空調廠商將會迎來最好的時光!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