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近日,北京市連續出現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病例,活動軌跡主要涉及幾所農貿市場,為評估武漢市相關風險,13日起,市、區兩級疾控機構對超市、農貿市場、水產品進出口貿易公司進行了環境、產品采樣。16日,長江日報記者跟隨市疾控中心、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前往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所萬噸儲備肉冷庫,進行產品及環境采樣。

冷庫工作人員介紹,這里的存儲面積有1萬平方米,在此儲備的有國產肉類、禽類產品,還有進口牛、羊、豬肉。其中,有2000噸進口豬肉為儲備肉。
疾控人員戴好手套,換上厚重的棉襖,全副武裝進入僅有零下18℃的冷庫內,記者看到,工作人員用采樣拭子在不同畜禽產品的外包裝、內包裝及產品上分別擦拭,完成涂抹采樣,然后將拭子放入病毒采樣管,帶回實驗室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疾控中心負責人介紹,當天,疾控人員將依據貨物種類和來源進行分別采樣。由于該冷庫產品種類繁多,近期,他們將繼續采樣,并第一時間送到檢測機構,一般來說,24小時內即可拿到檢測結果。
市疾控中心環境健康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梁高道說:“這意味著檢測工作進一步擴大范圍,讓檢測工作做到‘關口前移’。”就目前的檢測結果來看,他認為,武漢市畜、禽、淡水產品和海鮮產品較為安全,市民可以放心食用,他還建議,從食品安全的角度考慮,各類食物應在充分加熱烹飪后食用。
記者了解到,從6月13日起,市、區疾控中心已連續3天對15個區的75家超市、74家農貿市場、5家水產品進出口貿易公司的6178個環境樣本(包括環境和物品)進行采樣檢測,所有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3天來,已采樣檢測的樣本包括海鮮產品、淡水產品、肉類、畜禽類攤位的案板、刀具、臺面、水池等,實現15個區全覆蓋。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