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2020年全國兩會已順利閉幕,期間的熱點話題吸引各界專家加入討論,針對兩會熱議的加快清潔取暖建設等問題,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張鵬飛評論道,通過加強取暖的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刺激取暖的剛性消費需求,應當是當前啟動持續消費和應對疫情沖擊的一個重要政策抓手。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繁重,挑戰嚴峻,有觀點認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巨大,應該放松生態環保要求,為經濟發展讓路。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表示,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更不能降低生態環保要求。他認為,我國大氣污染治理任重道遠,在“十四五”規劃中應突出新發展理念,建議降低非電企業和取暖用煤,制定并實施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規劃。
從長遠角度來看,清潔取暖是大氣污染防治的重要內容,在抗疫常態化下亦不能放松,而從加快經濟復蘇的角度來講,加強清潔取暖建設還能夠作為刺激消費、提振投資就業的手段之一。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周洪宇提出,要加快在上海、重慶、武漢等101個重要城市(“南方百城”)發展供暖市場。周洪宇認為,目前,疫情對“南方百城”產業與經濟發展受沖擊較大,亟待疫后重振。發展“南方百城”供暖市場,有助于大力促進疫后有效投資、保障就業和提振國內市場。
根據相關測算,“南方百城”的供暖市場預計在2020年可以帶來新增基建投資2352億元,2025年將達5.8萬億元,2020年將拉動就業30-65萬人。
張鵬飛指出,當前,疫情尚未結束,發展任務異常艱巨。在居民持久性收入增速給定的前提下,政府財政支出只有釋放居民被抑制的剛性消費需求,才能夠實現通過一次性的財政投入來實現啟動持續消費的“四兩撥千金”的政策效果。
而在張鵬飛看來,加強取暖基礎設施建設即能夠實現這種“四兩撥千金”的效果。在具體的政策實施過程中,有北方農村清潔取暖政策的成功經驗可供借鑒和參考,政府需要充分動員市場力量參與,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用能技術方案。
張鵬飛認為,農村清潔取暖是一項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在缺乏基礎設施支撐的情況下,農村居民難以實現清潔用能消費需求。取決于清潔能源的供給類型,農村清潔取暖需要多種形式的基礎設施建設——如電網、燃氣管道、地熱設施等來支撐和配套。
政策的實施層面,農村清潔取暖政策所依賴的基礎設施主要是由市場化的企業來建設及運營。在政策實踐中,財政投入主要是在基礎設施建設初期政府給予承建企業一次性補貼,以及在短期內對于居民用能價格的零時補貼。
而在長期內居民取暖支出則主要由個人自己承擔。在農村推行清潔用能可以帶來農村地區一系列的消費升級,進而在長期內拉升剛性消費需求。并且,農村清潔取暖政策中基礎設施的運營成本也由企業自負盈虧,故而不造成持久性的財政負擔。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