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一直被譽為白電行業“風向標”和“晴雨表”的海爾智家、格力電器等,仍然處在一輪量增利漲的發展狀態中。
10月30日至31日,白電三大巨頭紛紛發布2019年三季報,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格力電器和海爾智家、美的集團的三季報營收與凈利潤均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上漲。
在冰箱、洗衣機領域一直領先的海爾智家,今年前三季實現營業收入1381.4億元,同比增長7.7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1.3億元,同比增長26.16%。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空調單品增長后勁乏力愈發嚴重的背景下,格力電器還能保持逆勢增長,本身就說明了其自身的耐寒能力,三家白電龍頭優勢各異,但加快布局智慧家庭、智能制造的“雙智”戰略殊途同歸。
海爾格力差距縮窄
據《2019年中國家電行業三季度報告》,2019年三季度,國內市場銷售額1745億元,同比增長率為-4.2%。在今年家電行業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不論是零售規模還是零售額,多數家電品類都出現了不同規模的下降。
先后發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雖然業務基礎和結構不同,但三家的三季報業績均逆勢增長。
以空調為主業的格力電器,今年前三季的增速稍遜色于美的集團。2019年前三季,格力電器實現營業收入1550.4億元,同比增長4.2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1.2億元,同比增長4.73%。而且,格力電器今年第三季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0.03%、0.66%,幾乎沒有增長。
不過,格力電器在前三季營業收入與美的集團相差600多億元的情況下,凈利潤還略高于美的集團,這也再次顯示了格力電器強勁的賺錢能力,以及仍然保持高于同行的凈利潤率。
此外,記者注意到,今年改名的海爾智家前九個月收入進一步與格力拉近,盡管利潤率在三家中處于較低水平,但增長速度較快,遠超格力。
具體數據來看,海爾智家2019年三季度公司不再合并物流業務,單季度收入增長4.6%,剔除物流出表因素,同口徑7-9月收入增幅為9.1%。財報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海爾智家實現收入1489億元,同比增長7.7%;實現歸母凈利潤77.7億元,同比增長26.2%。
對于業績的增長來源,海爾表示主要是受以生態品牌場景轉型、高端市場及海外市場所帶動,進一步打開成長空間。前三季度,智慧家庭生態生態收入33.7億元,增長55%;在高端市場,卡薩帝實現42%高增長;海外市場實現整體20%以上逆勢增長。
海爾方面還透露,目前生態圈已覆蓋服裝、家紡、洗染、食品等行業、合作資源方1200多家;食聯網、衣聯網、空氣網生態收入分別增長40%、46%、79%,達到7.3億元、16.2億元、9.4億元。
智能家居發展迎來多重機遇
“智能家電以前對人們來講屬于遙不可及的事情,但是現在來看,隨著智慧生活作為消費升級的普遍需求,未來將家用電器具接入互聯網、物聯網都會成為一種趨勢。”武漢市國美電器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采訪時說道,現在購買智能家電的年青人居多,比如智能電飯煲、智能熱水壺和洗碗機,特別深受歡迎。
據《IDC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智能大家電市場出貨量約為2838萬臺,同比增長22.8%。智能市場領域的發展潛力可謂是有目共睹。
因此,近年來,智能家居已成為白電巨頭重點布局的領域之一。無論是美的旗下的工業互聯網、Iot公司,還是格力今年發布的全屋智能解決方案,都是市場最為關注的新業務。
據公開的資料顯示,早在2013年格力便自主研發出了光伏空調,并宣告中央空調進入了“零電費時代”。2017年格力又基于此技術推出了G-IEMS局域能效互聯網系統,格力零碳健康家就此初現輪廓。2018年首屆智博會上,格力零碳智慧家驚艷亮相。
對此,家電行業觀察人士劉步塵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采訪時說道,“智能化是行業發展方向,其實與行業競爭壓力大小沒有關系,既然是產業發展方向,企業必須往這個方向布局,否則一旦智能化時代到來企業將陷于被動。就家電企業而言,目前智能化布局最好的當屬海爾,美的次之。”
而對于智能家居未來的發展趨勢,劉步塵認為,“目前尚未看到未來智能化產業規模的數據預測,但是值得肯定的是,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市場,未應該在萬億規模之上。”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