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隨著全國各地陸續迎來酷熱難耐的炎火夏日,近日一則空調維修的社會新聞受到不少關注:濟南李先生家的空調壞了,從網上找了個維修工維修,換了一個整流橋后收費870元。事后李先生發現該部件在網上只賣5塊錢,認為現在的空調維修工實在“太黑了”。對此,維修工稱:市場價就是這樣。
一直以來,社會各界,特別是眾多家庭用戶,對于家電維修服務的收費標準,總是存在很多質疑。不過這次事件之所以引爆輿論,關鍵在于“配件只有5元,卻要收費870元”的巨大反差。在很多用戶眼中,這就是赤裸裸亂收費、多收費,甚至是存在“欺詐”嫌疑,更驗證了一些家庭用戶眼中的“家電維修工實在太黑”的觀點。
而在家電服務從業者眼中,事情不能如此武斷的評判。一方面,家電維修服務的收費,并不是單純與零部件的價格正向相關。即便維修時更換的零部件成本價只有5元,甚至更少,但是上門服務、上門檢測、維修工時等等,都包含在整個費用中。也就是說,更換的零部件只是整個維修費用中占比極少的一部分,出現“零部件便宜但整體收費貴”的情況不足為奇,正如面包肯定要比面粉貴,否則就不是正常的商業鏈條。
這也很好理解,就像汽車保養和維修一樣,并不是遵循用“機油、三芯”等配件售價來定價的邏輯。所有的用戶群體也默認保養費用除了更換零部件外,還包含人工檢測、工時費等等項目的費用。從這個角度來說,家電服務的問題也需要類似的區隔和定義:雖然是更換零部件進行維修,但不能用零部件價格定義服務的收費價格,而是整體服務的內容。
另一方面,對家電服務價格的質疑,也折射出社會對家電維修人員的認知,還停留在就是一般的安裝人員上。但實際上,家電維修服務人員的工作并不簡單,多是專業的技術性工作,屬技術人員,而不是“不需要技能”的搬磚工。相比來說,家電維修服務人員更等同于律師、金融理財師、心理咨詢師、甚至設計師等等專業人才,顯然不能只提供服務而不收取相應的費用。
所以,對于爭論到底是家電維修人員太黑?還是維修市場行情就是如此?不同的人看法顯然不同。但就“亂收費”而言,只需對照一個簡單的定義:那就是只要明碼標價了,又符合業內一般收費標準,就不是“亂收費”。即便存在外行人看來“配件便宜但收費貴”的現象也是合情合理的。
當然,這并不能讓我們下定論說,在最近的這一事件中,維修工說是“市場價”就是“市場價”。如李先生所質疑的,“十幾分鐘檢測故障,十幾分鐘更換零件維修,三四百還能接受,870元也太黑了吧?這樣市場不亂套了?”
這就又牽扯到另一個問題:家電維修服務的收費標準如何?誰又來監督和規范?消費者在維修家電時如何才能預防跌入一些家電服務游擊隊的陷阱?從行業層面說,關于維修服務收費標準早已有定義,在實際生活中卻需要用戶注意幾點:少找網上“游擊隊”而是找大品牌的服務人員;維修前要求對方出示收費標準;付錢后索票方便必要時維權等等。
就這一事件而言,探討到底誰是誰非重要,而透過時間本身,為家電維修服務人員和維修服務“正名”更為重要。只有社會和輿論對家電維修服務有足夠客觀的認識,更尊重家電服務工程師這一工種和服務人員,才能讓這一行業良性健康發展。而這,也是整個中國家電產業升級歷程中的重要一環。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