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2019年前4個月,冰箱冷柜出貨規模增長3.4%,這個數據超出年初的預期,是近五年以來最大增幅。但隨著5月貿易戰美國方面新關稅政策驚雷落地,行業發展又蒙上了一層陰影。從當前的排產來看,6、7月份冰箱冷柜行業產銷或將出現不小的下降。
從行業發展的長周期來看,自家電下鄉大規模擴張期結束后,冰箱冷柜行業發展進入了成熟穩定的狀態。產業在線數據顯示,冰箱冷柜行業的銷售規模從2011年到現在基本都在9500萬上下浮動。最近五年,雖然面臨成本上升、房地產調控加碼、市場需求不振等眾多不利因素,但在出口的大力拉動下,行業整體出貨又呈緩慢增長趨勢,2018年出貨規模已達近億臺。
2010-2019年4月中國冰箱冷柜行業銷售規模及成長趨勢

而現在內銷疲軟疊加貿易戰的影響之下,這一趨勢還能否延續,行業又該如何打破當前的困局?
內需:更新換代如何提速
內銷方面,從2011年的峰值6851萬到2018年的新低5283萬,下降超過了1500萬臺,除了前期家電下鄉的透支,內需疲軟更多的原因是保有量高、新增需求少且更新換代節奏慢。
2010-2019年4月中國冰箱冷柜行業內銷規模及成長趨勢

中國冰箱冷柜的百戶居民擁有量已經非常接近百分百,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底城鎮居民的百戶擁有量已經達到98,農村居民的百戶擁有量已經達到91.7。不過受中國消費者生活習慣以及人均居住面積影響,短期內冰箱冷柜的百戶擁有量很難超過100。城鄉市場空白余量空間小,加之近幾年城鎮化的速度繼續放緩,住宅商品房銷售增幅也不斷縮窄,都導致冰箱冷柜的新增需求不斷減少。
高保有量的市場下,冰箱冷柜的需求主要來自于更新換代。對比日本10.9年的更換周期(做為上限)以及我國大約4.42億戶的家庭基數測算,我國家用冰箱冷柜的年更新量應該大致在4300萬左右,如果加上小超市、便利店以及餐飲業輕商類產品的更新換代,整個冰箱冷柜行業年均更新換代量應在4800萬左右。而目前整個行業市場規模僅為不到5300萬,除去剛需的新增需求,可以看出,冰箱冷柜的實際更新換代速度比理論預測要緩慢很多。
究其原因,主要與中國目前大的經濟環境有關,近幾年中國經濟增長不斷趨緩,雖然人均收入不斷增長,但消費者對大家電的更新換代需求不強,且房地產價格的攀升導致消費升級和消費降級同時存在。具體在冰箱冷柜領域,可以看到在海爾卡薩帝等高端產品市場不斷增長的同時,TCL、上菱、康佳等價格相對低廉的高性價比產品又受到消費者的歡迎,特別是在電商平臺上的節假日打折促銷中往往會熱賣。
隨著90、00等新一代消費者逐漸成為市場購買主力,少做飯、多外賣的情況越來越普遍,這從近幾年餐飲業的持續增長以及外賣業務的快速發展都可以看出。年初證券行業做的家電購買意愿調查顯示,目前在冰洗空三大白電中,冰箱的消費需求意愿已經排在最末。
介于當前的情況,冰箱冷柜企業在推進自身產品結構升級的同時需要更多地從行業角度考慮未來如何加速升級換代,比如引導消費者接受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利用即將鋪開的5G技術打造更適合中國人使用的智能產品,針對不同的需求提供可以切換更多應用模塊的細分領域類產品等。
出口:貿易戰或成拐點
與內銷的持續下降相反,近10年冰箱冷柜的出口規模一直在不斷上升,從2010年的2581萬臺到2018年的4667萬臺,整個市場規模增長了80%,成為了這幾年拉動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2019年1-4月,出口增長為9.9%,如果按照這個趨勢,2019年冰箱冷柜出口有望突破5000萬臺,屆時內外銷比重將各占半壁江山。但最近美國貿易戰關稅另一只靴子落地后,從企業出口訂單情況來看,6、7月出口訂單與前5月相比縮水不少。
2010-2019年4月中國冰箱冷柜行業出口規模及成長趨勢

去年一季度冰箱冷柜出口下滑一度讓人以為是出口拐點,但經過分析可以看出,出口單價的大幅增長以及人民幣的增值是導致出口下降最主要的原因。隨后,隨著人民幣的貶值、采購商對新單價接受度的提高、出口單價增幅的縮小以及下半年為規避美國關稅提升而帶來的搶出口,冰箱冷柜出口又開始不斷增長,最終到2018年末,全年出口增長維持在6個百分點。
美國是中國冰箱冷柜出口的最大市場,2018年占了所有出口量的20.6%,并且出口到美國的近半數產品都是200L以下的價格便宜的小冰箱,因而對關稅的變化比較敏感。從去年中國出口美國同比變化可以看出,受美國預備提升關稅影響,7-11月這5個月,美國采購商大幅增加了中國的訂單,同比增長基本在30%以上,12月之后開始情況急轉直下,對美出口大幅下降,并且持續到現在,今年1-4月對美冰箱冷柜出口量同比下降超過20%。
2018-2019年4月中國冰箱冷柜行業出口美國同比變化趨勢
(按出口量)

雖然1-4月對美出口下降超過20%,但出口全球總量卻繼續高速增長,同比增幅接近10%。從出口區域數據上看,中國出口到歐洲、亞太同比增幅都超過兩位數。這一情況讓業內不少相關人士都十分困惑,全球其他區域冰箱冷柜需求有這么旺盛么?美國市場在中國出口下降如此之多的情況下到底表現如何?
根據和上下游產業鏈對全球市場的溝通、全球主要國家地區進口、中國冰箱冷柜以及全封活塞壓縮機的出口等情況分析,我們了解到2019年前四個月全球冰箱冷柜市場實際上延續了前幾年的微弱增長趨勢,同比增長幅度約為1%。主要增長點來自印度、東南亞、俄羅斯等國家地區,歐洲地區基本維持穩定,而已經連續多年增長并在去年增長幅度接近7%的美國受貿易戰影響,內需量預計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甚至微降。
歐洲是中國冰箱冷柜出口最大的地區,占了整個出口量的三分之一,相對于去年同期,中國出口歐洲的平均單價略有下降且人民幣不斷貶值,另外在歐洲經濟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收入效應壓過了替代效應,實際上情況是消費降級,消費者更愿意購買來自中國的相對價格較低的產品。再者歐洲本土的生產略有下降,加上去年由于價格上漲等因素,歐洲采購中國產品增長不多,庫存下降,前幾個月一直在補庫存。
美國方面,美國冰箱冷柜市場中僅有近20%的產品由本土供應,其他近八成的產品都是進口,其中2018年以前,中國一直都是美國最大的進口國。2019年從美國本土進口情況來看,一季度主要呈量降額升的趨勢,分國家看除了中國、土耳其受關稅壁壘影響大幅下降外,墨西哥、韓國、泰國、越南等國進口量額增幅都在兩位數以上,且墨西哥首次超過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供應國,另外美國本土生產增長也較多。
但總體而言,在出口量方面,這些國家的增長都未能填補中國下降帶來的缺口。另據產業在線獲悉,這些國家的增長實際上有部分是中國產品的轉港,也有部分是中國生產的全套散件在其他產地加工,還有一種情況是由于產能有限,雖然加大了對美出口,導致其國內需求出現缺口改由中國進口。
中國企業何去何從
國內需求尚未見起色,歐洲高增長難以持續,美國受貿易戰影響關稅從10%調整到25%,對于下半年的行業發展,除了海爾由于全球布局較多影響相對較小外,其他多數企業都認為情況不容樂觀。那么中國冰箱冷柜企業將何去何從呢?
首要任務是練好內功。不管怎樣,中國占了全球市場的30%,是全球最大的市場,立足并扎穩中國市場,會讓企業在大浪中根基穩定。因此首先要把握好國內消費者的需求,研發保鮮、靜音效果更佳等質量過硬的產品,擴展包括紅酒、母嬰、化妝品等在內的細分領域市場,結合5G、人工智能打造智慧家居等。另外國家促進消費升級的政策有望在2019年至2021年期間實施,各企業要做好準備乘政策東風。
對外方面,中美長期對抗的風險加大,中國對美出口(主要是小容量產品)或將進一步降低。受各個國家生產線限制,美國本土及其它國進口增長的部分多為中大型的冰箱,市場被迫升級,但這一情況不可能長期持續,未來除非中美貿易取得突破性進展,否則或迫使小冰箱生產線轉移至東南亞等低成本低關稅的區域,因此企業必須加大海外布局。
據了解,美的、海信、美菱、TCL等企業都有加快對外考察建廠的趨勢,一帶一路沿線、墨西哥等地區都是考察的重點。先期企業主要考慮在東南亞地區設立小組裝工廠,待配套、工人逐漸成熟后加大規模,不過預計這個周期至少要兩年以上。
綜合以上分析,產業在線認為,最終中國冰箱冷柜制造商將延續日韓企業曾經的道路,在中國生產中高端產品,在周邊國家生產中小型產品,并且隨著海外布局的加大,或將繼續并購世界知名品牌以提高自主品牌的全球占有率。
注:
1.本文中冰箱冷柜為僅使用壓縮機制冷的產品,包括家用和輕商類產品,不含半導體和電子式產品
2.本文首發于《空調與冷凍》二季刊,內容有微調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