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近年來,隨著制冷行業的飛速發展,制冷用銅管的市場需求量在不斷增加。但由于銅管行業隨著整個銅加工行業的發展趨勢不斷集中,企業的生產情況不斷出現分化。
2019年第一季度,我國銅管價格就一直處于上下漲跌幅狀態,1—2月由于宏觀利好因素密集釋放,市場行情明顯有所好轉,但3月份銅管價格就呈現出大幅下滑的趨勢。雖然有過節因素的影響,但生產情況仍不樂觀,很多企業都出現了生產下滑、訂單萎縮的情況。但是,價格重心較年初的時候有所上移,雖然當前消費端還未有明顯起色,但4月份由于銅管價格回落,新增訂單較為明顯,市場行情有所改善。那么,造成銅管價格漲跌的原因有哪些呢?

銅管供應生產干擾率上升,加工費持續下滑
2019年,隨著全球新增大型銅礦項目稀少,銅管的供應生產干擾率上升。可統計銅礦產量邊際增加25萬噸,實際增速或不足1%,精煉銅增速僅1.8%,銅供給缺口明顯。而且,隨著銅礦品位逐年下降,導致開采舊有銅礦難度和成本增加,使得銅礦供給相對于往年大幅減少。
此外,近年來各大礦產商罷工干擾因素較大,工人往往為了獲得滿意的福利,通過罷工相威脅以促成薪資談判,工人罷工不僅會降低銅精礦的供給,而且各大礦廠商還會經常為此降低自己的產量預期。加之,印尼自由港銅精礦出口許可證到期,新許可證涉及銅精礦明顯低于去年水平,TC(粗煉費)持續下行,銅精礦的供應增速與冶煉廠產能增速不匹配,冶煉廠的開工率也相應受到影響,在冶煉廠利潤持續收縮的情況下,會極大影響生產積極性,最終導致精銅的產量下滑。
銅庫存增加,廢銅進口限制支撐銅價
受二季度冶煉廠檢修和精煉銅產量較少的影響,顯性庫存持續下降,但去庫存速度較往年仍偏低。不過,二季度為季節性消費旺季,一般在5月前后開啟去庫存。
2019年,七類廢銅徹底禁止進口至中國,國家對進口廢銅政策的收緊,實際進口供給減量仍會繼續擴大,精廢價差和環保導致的替代效應使精煉銅供給越發緊張。
從目前來看,預計2019年廢銅進口金屬量或將呈現先高后低走勢,上半年進口金屬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待7月份廢六類銅轉為限制類之后,進口量走低,全年進口量收縮,但相對于2018年不會出現明顯下滑。
總體而言,銅管供給端全球偏緊的局面仍在持續,需求端疲弱,遠遠落后于往年同期,目前仍沒有太大起色。除此之外,國際銅管加工制造市場行業發展還存在一定不均衡問題,銅管產品結構的合理性有待提升,對制冷及建筑等普通領域來說,凸顯產能過剩問題,市場競爭較為激烈。

小知識
目前,我國生產銅管的方法分別有擠壓法、連鑄連軋法、上引法,它們的優缺點如下。
1、擠壓法。為電解銅熔化后鑄造出銅錠,經二次加熱后用大型擠壓機擠壓出銅管。此工藝生產的銅管優點為:質量好、組織結構細密、密度大、耐高壓、彎曲變形量大,能適用于冷熱交換頻繁、溫差變化大的工作環境,可生產大規格銅管。缺點為:成品率低、生產成本高,價格高。
2、連鑄連軋法。為電解銅熔化后直接鑄造出空心銅坯,經過行星軋制生產出銅管。此工藝生產的銅管優點為:生產成本低、生產效率高。缺點為:管材因組織疏松,不耐高壓,只限于小規格銅管的生產。
3、上引法。為電解銅經熔化后直接上引出銅管。此工藝生產的銅管優點為:投資成本少、生產成本低、成品率較高、價格便宜。缺點為:管材組織疏松,不耐高壓,只適合于生產小規格銅管。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