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201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冷鏈物流發展呈現積極變化,宋小菜和美菜網一年2次融資、萬科物流收購太古冷鏈、順豐與夏暉成立合資公司新夏暉、九曳供應鏈獲得C輪數億元融資、海容冷鏈上市等等,我國冷鏈市場發展勢頭較好。
冷鏈行業中不僅僅包括在倉儲、運輸、配送等環節的節點冷鏈企業,線上的生鮮電商和其他快遞企業等也涉及冷鏈業務。針對冷鏈物流市場發展前景規模持續向好的局勢,可把我國冷鏈服務商分為7種模式:倉儲型、運輸型、城市配送型、綜合型、供應鏈型、電商型和平臺型。
以上7種冷鏈服務商模式中以供應鏈型和電商型冷鏈服務模式現在發展局勢較好,供應鏈型主要是打通從采購到終端配送的一站式服務鏈條,連接上游原產地,打通中間運輸公司,直到下游鏈接供應商、消費者等,省去中間中轉環節。而電商型是阿里、京東、蘇寧等電商依靠背后強大訂單量和數據支撐并自建冷鏈物流體系,順豐、中通、圓通等快遞企業依靠自身擁有資源進行冷鏈布局。
據了解,2018年冷鏈物流行業中融資13起,金額超過億元的有9起,已經成功上市的冷鏈企業有2家。其中,冷鏈行業最高融資達10.5億美元。
2018年冷鏈物流行業的融資情況,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生鮮電商領域依舊主導冷鏈市場,而且能夠獲得資本青睞,由他們日益增長的訂單量推動著冷鏈運輸市場的發展。加上現在競爭局面激烈,互聯網企業加速生鮮電商發展,布局冷鏈物流,比如安鮮達、京東冷鏈、蘇寧冷鏈等;快遞企業如順豐、申通、圓通等;物流地產商如萬科、普洛斯等,都在瓜分冷鏈物流市場“大蛋糕”。
2、冷鏈市場集中度也在逐漸提高,冷鏈物流企業之間的整合、并購、重組等事件增多,可以明顯看到市場催生企業改變的內生動力,冷鏈物流市場集中度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例如,萬科集團旗下物流地產品牌“萬緯物流地產”與太古實業有限公司簽約并購協議,萬科物流并購太古實業旗下太古冷鏈物流資產包;順豐與夏暉合作成立合資公司新夏暉,等等。
3、大多數冷鏈企業仍然呈現出小、散、亂等現狀,未出現一家較大的巨頭公司,大多是區域性小型冷鏈運輸企業,服務范圍狹窄,且只提供倉儲或者配送等某一環節的服務并不能滿足多方面客戶需求,例如原產地需求、供應商需求、消費者需求等,這都將導致冷鏈運輸企業不會發展壯大,這一領域也較難出現巨頭企業。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