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據相關報道,隨著消費結構持續升級、生鮮電商快速崛起,以及國家不斷出臺的鼓勵政策,我國冷鏈物流進入迅猛發展期。有研究報告顯示,預計2020年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將達到近4700億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專家也指出,我國冷鏈物流發展仍面臨多重短板亟待補齊。比如,市場仍呈現散亂小格局,假冷藏車滿路跑,基礎設施設備結構性不平衡,冷鏈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不僅如此,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滯后,“賣不了、運不出、儲不行、成本高、虧損大”的現象仍然存在。
據數據顯示,去年我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約為1391.3億元,同比增長59.7%;在生鮮電商崛起的背后,負責生鮮運輸與配送的冷鏈物流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經常在網上購買生鮮食品的人們或許都有這樣的經歷,在網上買的水果送到家,發現水果幾乎爛掉了;在網上購買的水產品,到家后卻發現不怎么新鮮了。據權威部門的報告顯示,由于冷鏈系統不完善,我國每年損耗約1200萬噸水果和1.3億噸蔬菜,數量可謂十分驚人,冷鏈物流完善就顯得迫在眉睫。近年來,尤其是今年以來,我國的冷鏈物流產業迅速發展。資本布局冷鏈倉庫、干線運輸到城市末端配送的各個環節,為消費升級和生鮮電商提供“保鮮”最佳方案。
冷鏈物流是一個與食品產業發展相聯動的行業。所謂冷鏈,是指易腐食品的低溫運輸、儲藏等供應鏈系統。近年來,山東省威海市就不斷加快實施國家冷鏈物流發展示范城市建設,助力當地的特色農產品。櫻桃、無花果等保存時間極短的特色生鮮果蔬和水產品得以通過冷鏈物流更好更快地走出威海。種植戶王大哥告訴我說,無花果不易保存,無法大批銷到外地。而威海市冷鏈物流的發展為果農銷果解決了運輸和保存的問題。現如今,不出10小時,新鮮無花果就會出現在省城濟南的超市中。由于威海市具有得天獨厚的農業生產發展條件,水產品和果蔬市場冷鏈需求增長明顯,這也為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帶來巨大商機。提升冷鏈物流能力,也成為未來生鮮電商發展的新“角力點”。
隨著人們生活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消費者一方面希望更便捷地采購到自己想要的食材,另一方面對食材的新鮮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一個簡單的“鮮”字,卻成為不少生鮮電商面臨的最大難題。目前我國冷鏈物流的發展還面臨幾大難題:一是電商冷鏈基礎設施不完善,冷鏈設備設施落后,技術水平低;二是電商冷鏈產業政策法規標準落實不到位,缺乏一套規范的行業標準體系,《食品安全法》也沒有對食品冷鏈物流做出明確規定;三是全流程流通品質把控的技術難度高,冷鏈專業管理和資金投入方面成本高昂;四是缺乏領軍型的第三方電商物流企業等等。
我國未來電商生鮮冷鏈物流該如何發展?一是各級政府部門要加大對冷鏈物流體系的扶持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創新,改善電商生鮮品冷鏈設施設備;二是要加強政策法規的推行推廣,讓整個行業更加規范有序;三是不妨加強與高鐵運輸及其他聯合運輸方式的長期合作,在模式上要進行創新;四是要加快推進電商生鮮品冷鏈信息化建設;此外,還要加強對電商冷鏈物流行業人才的培養。
總之,冷鏈物流的發展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冷鏈物流產業的日益壯大滿足市場經濟發展需求。我們相信,在政府與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生鮮冷鏈物流產業必將走向康莊大道,前景可謂十分廣闊。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